我想静静阅读网 > 玄幻小说 > 帝:山河少年行 > 第1219章 四方猛士齐聚明皇大兴城,秦子玉祭天创立明皇朝
    霍去病一路疾驰,终于顺利抵达玉门关。他勒住缰绳,翻身下马,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。他的面庞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坚毅,眼神却平静如水,仿佛这一路的艰辛都未曾在他身上留下丝毫痕迹。
    “李将军,幸不辱命!”霍去病走到李靖面前,拱手施礼,声音沉稳而有力。
    李靖见状,连忙迎上前去,双手扶起霍去病,爽朗地笑道:“哈哈,有了这份贺礼,我军倒也不输其他军团!”他的笑声在空旷的城门前回荡,透露出对霍去病此番出征的满意与赞赏。
    霍去病微微一笑,谦逊地说道:“这都是将士们用命换来的,末将不敢居功。”
    两人寒暄片刻后,霍去病想起了即将到来的大明皇朝祭天大典,便开口问道:“距离祭天大典仅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,李将军可安排妥当?”
    李靖点点头,回答道:“你刚刚回来,先休整三天。其他事宜,我都已安排妥当。”
    就在霍去病与李靖交谈之际,远在雁门关的韩信也完成了防御体系的搭建工作。他带着李左车,率领着大军踏上了返程之路。
    而在陈仓城中,项羽站在城主府的了望塔上,极目远眺,看着正在打扫战场的大军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。他转头对身旁的范增说道:“亚父,本王总算是给主公献上了这份厚礼。”
    范增捋了捋胡须,微笑着回应道:“将军此役确实功不可没,但董卓及其家人该如何处置,还需从长计议。”
    “征东将军那边对韩遂残部的处置可谓是雷厉风行、毫不拖泥带水啊!本王这边自然也不能有丝毫懈怠。亚父,此事就有劳您辛苦跑一趟了,还望您能尽快将其办妥。待一切都处理妥当之后,咱们也该启程前往大兴城了。”项羽面带微笑,不紧不慢地说道,言语之间透露出一种沉稳和自信。
    范增闻言,连忙拱手应道:“将军放心,我定当全力以赴,绝不会辜负将军的期望!”说罢,他转身离去,步履匆匆,显然是准备立刻去处理项羽交代的事情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在大兴城,由于甄、卫、贾三家倾尽所有的底蕴,一座宏伟壮丽的永安宫在泾城旧址上如春笋般拔地而起。
    而与永安宫遥遥相对的,是一座专为祭天大典而建造的白玉楼。这座白玉楼高达十二层,是大兴城中最为高耸的建筑。
    尤其是第十二层楼,它距离地面足足有一百二十米之高,站在楼顶俯瞰,周边云雾缭绕,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。
    而祭天大典的祭台,就设立在第十二楼与云雾相接的广场之上。广场四周,有神兽镇守四方,威风凛凛;更有二十八宿拱卫,气势磅礴。
    在大鼎两侧,精金浇铸而成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,宛如一支庄严的仪仗队,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。
    三月初三拂晓时分,晨曦微露,天边泛起鱼肚白。秦子玉身着华服,率领着数千名文武大臣,浩浩荡荡地登上了祭天广场。
    广场上,气氛庄严肃穆,布置得庄重而华丽。诸葛亮作为此次祭天仪式的兼职司仪,他满面红光,精神抖擞地站在一旁,准备向众人介绍广场上的各项布置。
    当秦子玉的目光落在广场中央那口巨大的鼎上时,诸葛亮连忙上前一步,恭敬地介绍道:“陛下,此鼎乃是禹皇后裔所敬献,臣已亲自确认过,确为禹皇鼎无疑。”
    禹皇鼎前,摆放着一张香案,上面依次陈列着三牲祭品。左边是一头王境巅峰的太古豪猪,体型庞大,威风凛凛;中间是一头王境后期的蛮荒青牛,牛角锐利,肌肉虬结;右边则是一头王境后期的黑原白羊,羊毛洁白如雪,宛如玉雕。
    众人依次站定后,诸葛亮稳步走到司仪的位置上,他神情肃穆,双手掐指演算,口中念念有词。片刻后,他猛地睁开双眼,高声喊道:“吉时已到,祭天大典现在开始!”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,在广场上空回荡,久久不散。
    秦子玉身着十二章衮冕,这是一种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服饰,其华丽的图案和精致的制作工艺令人惊叹。他迈着庄重的步伐,跟随在诸葛亮的引导下,缓缓地从昭享门进入圜丘坛。
    圜丘坛上,燔柴炉熊熊燃烧,犊牛被放置其中,火焰舔舐着它的身体,烟雾升腾而起,直冲向云霄。与此同时,乐声响起,《始平之章》的旋律悠扬婉转,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庄严的世界。
    秦子玉走到皇天上帝及配位神牌前,恭敬地跪拜上香,然后行三跪九拜礼。他的动作优雅而规范,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对神灵的敬畏之情。
    众人见状,也纷纷跪地,一同迎奉帝神金身。
    接下来,祭天大典的核心流程正式开始。
    首先是奠玉帛环节,皇帝向神位献上苍璧和制帛(素帛),这两种物品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,代表着皇帝与天地之间的沟通。随着乐奏《和平之章》的响起,整个场面显得越发庄严肃穆。
    紧接着是进俎环节,献上的是经过宰杀和洁净处理的牛犊、羊、豕等太牢祭品。这些祭品摆放整齐,色泽鲜艳,散发出阵阵香气。乐奏《太平之章》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,仿佛在诉说着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。
    然后是三献礼环节,这是祭天大典中最为重要的部分。
    初献时,皇帝亲自献爵,乐奏《奉平之章》,六十名武舞生手持干戚,翩翩起舞,动作刚劲有力,气势磅礴。司祝则跪在一旁,高声诵读祝文,祈求神灵保佑国家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    亚献时,皇帝再次献爵,乐奏《嘉平之章》,六十四名文舞生手持羽龠,轻盈起舞,舞姿优美,如行云流水。
    终献时,皇帝最后一次献爵,乐奏《永平之章》,皇帝饮下福酒,接受胙肉,然后再行三跪九拜之礼,以表达对神灵的感恩和敬意。
    ?撤馔与送神:在庄严而肃穆的氛围中,祭器被缓缓移动,这一动作虽然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。随着祭器的移动,悠扬的乐声响起,《熙平之章》和《清平之章》的旋律交织在一起,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,为送神归天的仪式增添了几分庄重和神秘。
    望燎:紧接着,祝版、玉帛以及祭品的余烬被小心翼翼地送入燎炉中焚烧。熊熊的火焰舔舐着这些物品,将它们化为灰烬,仿佛是将人们的祈愿和敬意传递给了上天。皇帝站在一旁,凝视着那升腾的烟气,眼中透露出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。
    就在这时,悠扬的乐声再度响起,那激昂的旋律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,在整个仪式现场回荡。这正是《太平之章》,一首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的乐曲。
    伴随着乐声,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雷鸣声,连续四十九响,如同天地之间的共鸣。就在这刹那间,天门大开,一道耀眼的光芒从天而降,照亮了整个仪式现场。
    众人惊愕地抬头望去,只见两道金色的流光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,最终缓缓降落在秦子玉的面前。这两道流光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,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。
    待光芒稍稍收敛,人们定睛一看,这两道流光竟然是天授明皇印和金册!这两件宝物乃是皇权的象征,代表着无上的权力和荣耀。
    秦子玉见状,连忙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,双手接过这两件宝物。他深知这两件宝物的重要性,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。
    紧接着,秦子玉开始了册封仪式。首先是文臣体系,他宣布采用中枢三省九部制,除了传统的户、礼、工、刑、吏、兵六部之外,还增设了农商及策略两部,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。地方行政则分为州刺史、郡太守及县令三级,这些官员皆由朝廷直接任命,可谓是封疆大吏,权力极大。而乡亭一级,则由地方推举合适人选,上报县令批准后,便可走马上任。
    接下来是武将体系,秦子玉将其分为将军、统领及校尉三阶,每阶又分为九品,共计二十七等。其中,将军按品级分为九品,一品将军可领兵一千万,而九品将军也能领兵两百万。统领同样按等级分为九品,一品统领领兵一百万,九品统领带兵二十万。
    校尉这个职位也分为九个品级,其中一品校尉所统领的军队人数多达十万之众,而九品校尉所率领的兵力则相对较少,仅有两万而已。
    在校尉之下,还设有万夫长、千夫长和百夫长等不同级别的军官,他们分别负责统领一万名士兵、一千名士兵和一百名士兵。此外,还有队长和小队长等基层指挥官,负责管理更小的部队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