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静静阅读网 > 穿越小说 > 天幕通古代,给帝王一点震憾! > 第364章 明朝藩王的俸禄2
    天幕视频还在继续:
    【正因为这种制度有巨大的隐患】
    【朱元璋在洪武28年重新修改了藩王的俸禄标准】
    【亲王岁禄降到一万石】
    听到亲王岁禄降了标准,朱元璋一喜,看着天幕狠狠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“既然降了标准,隐患应该消除了吧?”
    马皇后脸上的忧虑更甚,重八制定的藩王俸禄标准,仅仅只执行了不到20年时间便修改。
    可见,原本的藩王俸禄对朝廷造成了多大的负担?
    她叹息一声,认真建议道:
    “重八,要不俸禄制度在修改修改吧。”
    “天下之力养朱,我怕最后天下杀朱。”
    “那个李自成……”
    同位面的官员看着降下来的藩王俸禄,心思复杂得厉害。
    他们一年的俸禄,远不足藩王的十分之一。
    这降了个啥呀?降了个寂寞吧。
    众臣叹息一声,纷纷摇了摇头。
    天下养朱。
    百姓穷极一生,也只是一个养猪场的养料。
    朱元璋扔了一个大大的回旋镖,百年之后正中自己的眉心。
    李自成起义的时候,只要姓朱的格杀无论。
    “善恶终有报,天道好轮回。不信抬头看,苍天饶过谁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黎洛撇了撇嘴,在搜索框内输入修改后的明朝藩王制度,其结果依旧让人大吃一惊。
    “好家伙,他的后人,真的受不了一点委屈啊。”
    “修改后的俸禄制度还是这么优渥。”
    “emmm……”
    “郡王:岁禄二千石。”
    “镇国将军:岁禄一千石。”
    “辅国将军:岁禄八百石。”
    “奉国将军:岁禄六百石。”
    “镇国中尉:岁禄四百石。”
    “辅国中尉:岁禄三百石。”
    “奉国中尉:岁禄二百石。”
    黎洛嘴角抽搐得厉害,他一字一句将朱元璋修改后的俸禄制度念了出来,听的大明王朝的百姓眼前一黑又一黑。
    农民看着自己被晒得黝黑的皮肤,忍不住悲从中来。
    “一个藩王的俸禄,需要多少亩田,才能产出1万石粮食。”
    众人突然沉默了下来,他们完全不敢计算。
    这只是粮食部分。
    还没有计算藩王从朝廷那里领取的冬布、夏布等各种补助。
    突然人群炸了,一声爆吼响彻云霄。
    “李自成是有功之臣,堪比黄巢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大秦位面。
    嬴政直接傻眼了。
    开局一个碗,结局一个国。
    从一个乞丐,成长为一代帝王!朱元璋的经历可以用传奇来形容。
    再造华夏,重塑汉人风骨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,不称臣,不纳贡,不和亲!
    嬴政永远记得,天幕盘点朱元璋时那意气风发的场面,那一声:建元,洪武!
    依旧震耳发聩!
    只是嬴政也没有想到,打脸来的那么快。
    嬴政目光一眨不眨地盯着天幕,脸上没有一丁点表情。
    李斯敏锐地察觉到嬴政的心情极为不好,他试探性叫了一声:陛下。
    嬴政的眸子动了动,眼底的失望越发浓郁,就像曾经欣赏的某个人突然间塌房了,嬴政一时有些接受不了,甚至想要脱粉回踩。
    嬴政缓缓吐出一口气,淡淡道:
    “不可否认,朱元璋结束了乱世。”
    “但他的所作所为,也为下一个乱世埋下了伏笔。”
    李斯的心揪了一下,嘴角扯出一抹苦笑。
    “陛下,请饶恕微臣的大逆不道。”
    “或许每个王朝都是这样。”
    “只是朱元璋把这个放在明面上了。”
    “他也做的太狠了一点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大清位面。
    乾隆一脸庆幸地拍了拍胸脯。
    “呵呵,爱民如子朱元璋,他可对百姓爱的深沉啊。”
    乾隆越发得意,甚至直接笑出了声。
    “学学我大清啊,爵位该降降,该一撸到底的撸到底。”
    “如果不是朕英明神武,大清恐怕也像明朝一样,被王室吃穷了吧。”
    站在一旁的纪晓岚欲言又止,看着得意的乾隆,他张了张嘴,最后什么也没说。
    大明朝奇葩,难道大清朝就不奇葩了吗?
    您忘了某团外卖,黄马褂的梗了吗?
    总归是,五十步笑百步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【郡王到奉国中尉全都降了,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】
    【朱元璋还给藩王宗室们赏赐大量的赐田】
    此话一出,大明位面的老百姓直接哭了。
    “皇室宗亲,有俸禄,有茶叶,还不够,还要赐田?”
    “洪武爷,给百姓们一点活路吧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大宋位面。
    赵匡胤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朱元璋这位后世帝王了。
    他指了指天幕,语气越发的疑惑。
    “朱元璋除了恢复汉家江山,他还干了啥呀?”
    “这后患无穷的藩王制度,是他用脚趾头想出来的吗?”
    “朕看周扒皮不应该姓周,应该姓朱才对。”
    赵普连连点头,对赵匡胤的观点很是赞同。
    他耸了耸肩,语气越发淡然。
    “按照官家的说法,朱元璋除了恢复汉家山河,可谓是毫无作用。”
    “不过也能想得通,他毕竟是乞丐出身,打仗还行,治理国家,差强人意。”
    楚昭辅突然对大明王朝的百姓投去了同情的目光。
    “怎么感觉大明的百姓过得比大宋的百姓还要苦难?”
    “突然理解为什么大明的贪官这么多?贪得这么狠了。”
    “上行下效,朱元璋带了个好头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【朱元璋赐给藩王的赐田数量是极其恐怖的】
    【郡王的儿子只要成年,即年满十五岁,就赐田六十顷】
    【亲王的儿子赐田一千顷】
    【当然这还不算朱元璋对自己个别儿子特殊照顾】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大唐位面。
    李世民整个人都亚麻呆住了,他从未见过如此奇葩的王朝,没有见过如此害怕自己子孙后代吃亏的帝王。
    太子李承乾吞了吞口水,无比震惊道:
    “大明王朝的皇室占据着大量的资源跟财富?”
    “孤突然想知道大明王朝的东林党和宗室哪个更有钱了。”
    李丽质也参与了进来,盲猜一波。
    “李自成屠杀了这么多姓朱的,估计姓朱的更有钱。”
    李世民表情一言难尽。
    “若真是这样,朕也愿意拼命生孩子。”
    “毕竟,一个孩子的回报率是巨大的。”
    李世民惊恐地抹了一把脸,赶紧对大唐的藩王制度查漏补缺。
    “还好,朕的脑子是清醒的。”